diff --git a/README.md b/README.md
index 9677a99f..201a4c44 100644
--- a/README.md
+++ b/README.md
@@ -14,6 +14,8 @@
# 算法文章精选
+**提示:在电脑端看如下文章的,看不到文章的评论区,建议在手机端「代码随想录」公众号里也翻一下对应的文章,评论区有录友们的打卡总结,相信会和你有不少共鸣!**
+
* 编程语言
* [C++面试&C++学习指南知识点整理](https://github.com/youngyangyang04/TechCPP)
@@ -414,17 +416,16 @@
大家好,我是程序员Carl,哈工大师兄,ACM 校赛、黑龙江省赛、东北四省赛金牌、亚洲区域赛铜牌获得者,先后在腾讯和百度从事后端技术研发,CSDN博客专家。对算法和C++后端技术有一定的见解,利用工作之余重新刷leetcode。
-**加我的微信,备注:「个人简单介绍」+「组队刷题」**, 拉你进刷题群,每天一道经典题目分析,而且题目不是孤立的,每一道题目之间都是有关系的,都是由浅入深一脉相承的,所以学习效果最好是每篇连续着看,也许之前你会某些知识点,但是一直没有把知识点串起来,这里每天一篇文章就会帮你把知识点串起来。我也花了不少精力来整理我的题解,**而且我不会在群里发任何广告,纯自己学习和分享。 欢迎你的加入!**
+**加我的微信,备注:「个人简单介绍」+「组队刷题」**, 拉你进刷题群,每天一道经典题目分析,而且题目不是孤立的,每一道题目之间都是有关系的,都是由浅入深一脉相承的,所以学习效果最好是每篇连续着看,也许之前你会某些知识点,但是一直没有把知识点串起来,这里每天一篇文章就会帮你把知识点串起来。
# 我的公众号
+更多精彩文章持续更新,微信搜索:「代码随想录」第一时间围观,关注后回复:「简历模板」「java」「C++」「python」等关键字就可以获得我多年整理出来的学习资料。
-更多精彩文章持续更新,微信搜索:「代码随想录」第一时间围观,关注后回复: 「简历模板」「java」「C++」「python」「算法与数据结构」 等关键字就可以获得我多年整理出来的学习资料。
-
-**每天8:35准时为你推送一篇经典面试题目,帮你梳理算法知识体系,轻松学习算法!**,并且公众号里有大量学习资源,也有我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总结,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!
+**每天8:35准时为你推送一篇经典面试题目,帮你梳理算法知识体系,轻松学习算法!**,并且公众号里有大量学习资源,也有我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总结,更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在这里打卡学习,来看看就你知道了,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!
diff --git a/pics/216.组合总和III.png b/pics/216.组合总和III.png
index cb40cd92..1b71e67c 100644
Binary files a/pics/216.组合总和III.png and b/pics/216.组合总和III.png differ
diff --git a/pics/216.组合总和III1.png b/pics/216.组合总和III1.png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..e495191d
Binary files /dev/null and b/pics/216.组合总和III1.png differ
diff --git a/problems/0077.组合.md b/problems/0077.组合.md
index 74b0d95a..35499e68 100644
--- a/problems/0077.组合.md
+++ b/problems/0077.组合.md
@@ -237,3 +237,5 @@ void backtracking(参数) {
**就酱,如果对你有帮助,就帮Carl转发一下吧,让更多的同学发现这里!**
+
+**[本题剪枝操作文章链接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i7spcJMUmph4c6XjPWXQA)**
diff --git a/problems/0216.组合总和III.md b/problems/0216.组合总和III.md
index ae18a3fa..d2e3762e 100644
--- a/problems/0216.组合总和III.md
+++ b/problems/0216.组合总和III.md
@@ -1,84 +1,217 @@
-# 第216题. 组合总和 III
+## 链接
+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combination-sum-iii/
+
+> 别看本篇选的是组合总和III,而不是组合总和,本题和上一篇[回溯算法:求组合问题!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nBjbLzuipWz_u4QfmgcqQ)相比难度刚刚好!
+
+# 第216题.组合总和III
+
+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combination-sum-iii/
+
找出所有相加之和为 n 的 k 个数的组合。组合中只允许含有 1 - 9 的正整数,并且每种组合中不存在重复的数字。
-说明:
+说明:
+* 所有数字都是正整数。
+* 解集不能包含重复的组合。
-所有数字都是正整数。
-解集不能包含重复的组合。
+示例 1:
+输入: k = 3, n = 7
+输出: [[1,2,4]]
-示例 1:
-
-输入: k = 3, n = 7
-输出: [[1,2,4]]
-示例 2:
-
-输入: k = 3, n = 9
-输出: [[1,2,6], [1,3,5], [2,3,4]]
+示例 2:
+输入: k = 3, n = 9
+输出: [[1,2,6], [1,3,5], [2,3,4]]
# 思路
-这道题目注意一下几点:
+本题就是在[1,2,3,4,5,6,7,8,9]这个集合中找到和为n的k个数的组合。
-* 解集不能包含重复的组合。 说明不用去重了,难度就小一些。
-* 求的是组合,那么集合没有顺序,for里面依然要从startIndex开始(如果是排列的话,就从0开始)
+相对于[回溯算法:求组合问题!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nBjbLzuipWz_u4QfmgcqQ),无非就是多了一个限制,本题是要找到和为n的k个数的组合,而整个集合已经是固定的了[1,...,9]。
-本题k相当于限制了树的深度,9就是树的宽度。
+想到这一点了,做过[77. 组合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nBjbLzuipWz_u4QfmgcqQ)之后,本题是简单一些了。
+
+本题k相当于了树的深度,9(因为整个集合就是9个数)就是树的宽度。
+
+例如 k = 2,n = 4的话,就是在集合[1,2,3,4,5,6,7,8,9]中求 k(个数) = 2, n(和) = 4的组合。
选取过程如图:
-那么这还是一道标准的模板题,模板:
+图中,可以看出,只有最后取到集合(1,3)和为4 符合条件。
+
+
+## 回溯三部曲
+
+* **确定递归函数参数**
+
+和[回溯算法:求组合问题!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nBjbLzuipWz_u4QfmgcqQ)一样,依然需要一维数组path来存放符合条件的结果,二维数组result来存放结果集。
+
+这里我依然定义path 和 result为全局变量。
+
+至于为什么取名为path?从上面树形结构中,可以看出,结果其实就是一条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。
```
-backtracking() {
- if (终止条件) {
- 存放结果;
- }
+vector> result; // 存放结果集
+vector path; // 符合条件的结果
+```
- for (选择:选择列表(可以想成树中节点孩子的数量)) {
- 递归,处理节点;
- backtracking();
- 回溯,撤销处理结果
- }
+接下来还需要如下参数:
+
+* targetSum(int)目标和,也就是题目中的n。
+* k(int)就是题目中要求k个数的集合。
+* sum(int)为已经收集的元素的总和,也就是path里元素的总和。
+* startIndex(int)为下一层for循环搜索的起始位置。
+
+所以代码如下:
+
+```
+vector> result;
+vector path;
+void backtracking(int targetSum, int k, int sum, int startIndex)
+```
+其实这里sum这个参数也可以省略,每次targetSum减去选取的元素数值,然后判断如果targetSum为0了,说明收集到符合条件的结果了,我这里为了直观便于理解,还是加一个sum参数。
+
+还要强调一下,回溯法中递归函数参数很难一次性确定下来,一般先写逻辑,需要啥参数了,填什么参数。
+
+* 确定终止条件
+
+什么时候终止呢?
+
+在上面已经说了,k其实就已经限制树的深度,因为就取k个元素,树再往下深了没有意义。
+
+所以如果path.size() 和 k相等了,就终止。
+
+如果此时path里收集到的元素和(sum) 和targetSum(就是题目描述的n)相同了,就用result收集当前的结果。
+
+所以 终止代码如下:
+
+```
+if (path.size() == k) {
+ if (sum == targetSum) result.push_back(path);
+ return; // 如果path.size() == k 但sum != targetSum 直接返回
}
```
+* **单层搜索过程**
+本题和[回溯算法:求组合问题!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nBjbLzuipWz_u4QfmgcqQ)区别之一就是集合固定的就是9个数[1,...,9],所以for循环固定i<=9
-# C++代码
+如图:
+
+
+处理过程就是 path收集每次选取的元素,相当于树型结构里的边,sum来统计path里元素的总和。
+
+代码如下:
+
+```
+for (int i = startIndex; i <= 9; i++) {
+ sum += i;
+ path.push_back(i);
+ backtracking(targetSum, k, sum, i + 1); // 注意i+1调整startIndex
+ sum -= i; // 回溯
+ path.pop_back(); // 回溯
+}
+```
+
+**别忘了处理过程 和 回溯过程是一一对应的,处理有加,回溯就要有减!**
+
+参照[关于回溯算法,你该了解这些!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jSgJbNbd1eAA5WkA-HeWw)中的模板,不难写出如下C++代码:
```
class Solution {
private:
- vector> result;
- vector path;
- void backtracking(int target, int k, int num, int sum, int startIndex) {
- if (sum > target || num > k) { // 剪枝操作,如果sum大于target或者num大于k了没有继续搜索的必要了
- return;
+ vector> result; // 存放结果集
+ vector path; // 符合条件的结果
+ // targetSum:目标和,也就是题目中的n。
+ // k:题目中要求k个数的集合。
+ // sum:已经收集的元素的总和,也就是path里元素的总和。
+ // startIndex:下一层for循环搜索的起始位置。
+ void backtracking(int targetSum, int k, int sum, int startIndex) {
+ if (path.size() == k) {
+ if (sum == targetSum) result.push_back(path);
+ return; // 如果path.size() == k 但sum != targetSum 直接返回
}
- if (num == k && sum == target) {
- result.push_back(path);
- return;
- }
-
for (int i = startIndex; i <= 9; i++) {
- sum += i;
- path.push_back(i);
- num++;
- backtracking(target, k, num, sum, i + 1);
- num--;
- sum -= i;
- path.pop_back();
+ sum += i; // 处理
+ path.push_back(i); // 处理
+ backtracking(targetSum, k, sum, i + 1); // 注意i+1调整startIndex
+ sum -= i; // 回溯
+ path.pop_back(); // 回溯
}
}
public:
vector> combinationSum3(int k, int n) {
- backtracking(n, k, 0, 0, 1);
+ result.clear(); // 可以不加
+ path.clear(); // 可以不加
+ backtracking(n, k, 0, 1);
return result;
-
}
};
```
+
+## 剪枝
+
+这道题目,剪枝操作其实是很容易想到了,想必大家看上面的树形图的时候已经想到了。
+
+如图:
+
+
+已选元素总和如果已经大于n(图中数值为4)了,那么往后遍历就没有意义了,直接剪掉。
+
+那么剪枝的地方一定是在递归终止的地方剪,剪枝代码如下:
+
+```
+if (sum > targetSum) { // 剪枝操作
+ return;
+}
+```
+
+最后C++代码如下:
+
+```
+class Solution {
+private:
+ vector> result; // 存放结果集
+ vector path; // 符合条件的结果
+ // targetSum:目标和,也就是题目中的n。
+ // k:题目中要求k个数的集合。
+ // sum:已经收集的元素的总和,也就是path里元素的总和。
+ // startIndex:下一层for循环搜索的起始位置。
+ void backtracking(int targetSum, int k, int sum, int startIndex) {
+ if (sum > targetSum) { // 剪枝操作
+ return; // 如果path.size() == k 但sum != targetSum 直接返回
+ }
+ if (path.size() == k) {
+ if (sum == targetSum) result.push_back(path);
+ return;
+ }
+ for (int i = startIndex; i <= 9; i++) {
+ sum += i; // 处理
+ path.push_back(i); // 处理
+ backtracking(targetSum, k, sum, i + 1); // 注意i+1调整startIndex
+ sum -= i; // 回溯
+ path.pop_back(); // 回溯
+ }
+ }
+
+public:
+ vector> combinationSum3(int k, int n) {
+ result.clear(); // 可以不加
+ path.clear(); // 可以不加
+ backtracking(n, k, 0, 1);
+ return result;
+ }
+};
+```
+
+# 总结
+
+开篇就介绍了本题与[回溯算法:求组合问题!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nBjbLzuipWz_u4QfmgcqQ)的区别,相对来说加了元素总和的限制,如果做完[回溯算法:求组合问题!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nBjbLzuipWz_u4QfmgcqQ)再做本题在合适不过。
+
+分析完区别,依然把问题抽象为树形结构,按照回溯三部曲进行讲解,最后给出剪枝的优化。
+
+相信做完本题,大家对组合问题应该有初步了解了。
+
+**就酱,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,就帮Carl转发一下吧,让更多小伙伴知道这里!**
diff --git a/problems/0901.股票价格跨度.md b/problems/0901.股票价格跨度.md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..e3b546ea
--- /dev/null
+++ b/problems/0901.股票价格跨度.md
@@ -0,0 +1,39 @@
+
+这道题也不是单调栈的简单题
+
+需要记录 传入的所有price
+
+注意 股票价格相同的情况
+
+需要自己维护一个数组,用stack来记录下表, 因为数组下标从0开始的,注意 栈为空的两种情况(代码中注释)。
+
+如果这道题,不用这个应用场景,而是直接给出输入数组的话,会简单一些。
+
+这道题目他们都用两个栈来实现,貌似代码简介一些,但我这个最直观。 可以画一个图
+
+```
+class StockSpanner {
+public:
+ stack st;
+ vector prices;
+ StockSpanner() {
+ }
+
+ int next(int price) {
+ prices.push_back(price);
+ while (!st.empty() && prices[st.top()] <= price) { // 注意这里等于的情况
+ st.pop();
+ }
+ int result;
+ int curPriceIndex = prices.size() - 1;
+ if (!st.empty()) { // 栈不为空,求差值
+ result = curPriceIndex - st.top();
+ } else { // 栈为空
+ if (prices.size() == 1) result = 1; // 如果是放入第一个元素就是,result是1
+ else result = curPriceIndex + 1; // 不是放入的第一个元素了,那么就应该是当前索引+1
+ }
+ st.push(curPriceIndex);
+ return result;
+ }
+};
+```
diff --git a/problems/1207.独一无二的出现次数.md b/problems/1207.独一无二的出现次数.md
index 832a9084..e6488cf1 100644
--- a/problems/1207.独一无二的出现次数.md
+++ b/problems/1207.独一无二的出现次数.md
@@ -1,4 +1,7 @@
+## 链接
+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unique-number-of-occurrences/
+
## 思路
这道题目数组在是哈希法中的经典应用,如果对数组在哈希法中的使用还不熟悉的同学可以看这两篇:[数组在哈希法中的应用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vM6OszkM6L1Mx2Ralm9Dig)和[哈希法:383. 赎金信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YZIR4dFBrw_lr3eJJnteQ)
@@ -7,8 +10,6 @@
回归本题,**本题强调了-1000 <= arr[i] <= 1000**,那么就可以用数组来做哈希,arr[i]作为哈希表(数组)的下标,那么arr[i]可以是负数,怎么办?负数不能做数组下标。
-**PS:本文[leetcode刷题攻略](https://github.com/youngyangyang04/leetcode-master)已经收录,相信可以帮你稳稳的提升算法能力,给star支持一下吧!**
-
**此时可以定义一个2000大小的数组,例如int count[2002];**,统计的时候,将arr[i]统一加1000,这样就可以统计arr[i]的出现频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