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g fixes and improvements (#1472)

* preorder, inorder, postorder -> pre-order, in-order, post-order

* Bug fixes

* Bug fixes

* Update what_is_dsa.md

* Sync zh and zh-hant versions

* Sync zh and zh-hant versions.

* Update performance_evaluation.md and time_complexity.md

* Add @khoaxuantu to the landing page.

* Sync zh and zh-hant versions

* Add @ khoaxuantu to the landing page of zh-hant and en versions.

* Sync zh and zh-hant versions.

* Small improvements

* @issue :  #1450 (#1453)

Fix writing "obsecure" to "obscure"

Co-authored-by: Gaya <kheliligaya@gmail.com>

* Update the definition of "adaptive sorting".

* Update n_queens_problem.md

* Sync zh, zh-hant, and en versions.

---------

Co-authored-by: Gaya-Khelili <50716339+Gaya-Khelili@users.noreply.github.com>
Co-authored-by: Gaya <kheliligaya@gmail.com>
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:
Yudong Jin
2024-07-30 16:56:59 +08:00
committed by GitHub
parent 89a911583d
commit c9041c5c5e
34 changed files with 79 additions and 55 deletions

View File

@ -30,7 +30,7 @@
值得說明的是,將記憶體比作 Excel 表格是一個簡化的類比,實際記憶體的工作機制比較複雜,涉及位址空間、記憶體管理、快取機制、虛擬記憶體和物理記憶體等概念。
記憶體是所有程式的共享資源,當某塊記憶體被某個程式佔用時,則無法被其他程式同時使用了。**因此在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設計中,記憶體資源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**。比如,演算法所佔用的記憶體峰值不應超過系統剩餘空閒記憶體;如果缺少連續大塊的記憶體空間,那麼所選用的資料結構必須能夠儲存在分散的記憶體空間內。
記憶體是所有程式的共享資源,當某塊記憶體被某個程式佔用時,則通常無法被其他程式同時使用了。**因此在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設計中,記憶體資源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**。比如,演算法所佔用的記憶體峰值不應超過系統剩餘空閒記憶體;如果缺少連續大塊的記憶體空間,那麼所選用的資料結構必須能夠儲存在分散的記憶體空間內。
如下圖所示,**物理結構反映了資料在計算機記憶體中的儲存方式**,可分為連續空間儲存(陣列)和分散空間儲存(鏈結串列)。物理結構從底層決定了資料的訪問、更新、增刪等操作方法,兩種物理結構在時間效率和空間效率方面呈現出互補的特點。